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8月20日发布了《关于暂停钢铁产能置换工作的通知》(工信厅原函﹝2024﹞327号)。通知要求,各地区自2024年8月23日起,暂停公示、公告新的钢铁产能置换方案。未按本通知要求,继续公示、公告钢铁产能置换方案的,将视为违规新增钢铁产能,并作为反面典型进行通报。
通知称,《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》(工信部原〔2021〕46号)实施以来,钢铁行业通过钢铁产能置换,有力促进了行业改造升级、结构调整、布局优化和兼并重组,但仍存在政策执行不到位、监督落实机制不完善、与行业发展形势和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。当前,钢铁行业供需关系面临新挑战,绿色低碳、结构调整、布局优化、兼并重组等对产能置换政策提出了新要求。为进一步深化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完善钢铁行业产能置换政策,工信部将对钢铁产能置换办法进行修订,并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快研究修订钢铁产能置换办法,进一步健全完善产能置换政策措施,在广泛征求各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后印发实施。
业内人士表示,产能置换政策的初衷是限制产能、压缩产能,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,企业、地方政府以各种方式变相新增产能,造成钢铁产能不断扩张。因此,暂停产能置换公告是对产能扩张的急刹车。
此前,2020年1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《关于完善钢铁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工作的通知》称,暂停钢铁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。各地区自2020年1月24日起,不得再公示、公告新的钢铁产能置换方案,不得再备案新的钢铁项目。
然而,据不完全统计,2024年上半年国内有12家钢厂发布产能置换方案。其中,涉及新建炼钢产能1026.75万吨,新建炼铁产能805.27万吨;涉及淘汰炼钢产能1291.117吨,淘汰炼铁产能1083.99万吨。
有评论称,此次暂停,可能是为了出台更严格的钢铁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管理办法,以化解当前钢铁产能转换工作中的乱象,遏制当前日益过剩的钢铁产能建设,以化解钢铁市场供求失衡。
据统计,截至2023年6月,中国各地计划更新炼钢产能约4.05亿吨,而且已投产2.1亿吨,远超日本和欧盟的生产能力。根据估算,钢铁业在产能置换领域已经投入超过1万亿元。
但是中国钢铁产量一直在增加,成为近些年钢铁行业不景气的主要原因。
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粗钢产量101908万吨,同比持平;生铁产量87101万吨,同比增长0.7%;钢材产量136268万吨,同比增长5.2%。
钢铁行业由于已经连续两年处于深度调整期,市场需求缩水,企业库存处于历史同期最高位,出现高产量、高成本、高库存、低需求、低价格、低效益特征。
钢铁产业多年来一直在限制产能,是2016年以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。
专家称,产能置换是指通过市场化手段,淘汰落后产能,实现产业升级,进而控制行业产能。方案制定的再好,如果执行过程中不透明,缺乏监督,缺乏奖惩,那还是形同虚设。在落实过程中,有很多方式躲避监管,比如有的以小换大,无中生有,已淘汰的产能用来置换等等。
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,钢铁领域持续笼罩在严峻挑战的阴影之下,供需失衡的困境愈演愈烈,部分企业无视市场规律,借助产能置换等策略隐秘扩张,加剧市场的混乱。与此同时,产能指标在市场上的非正规交易如同暗流涌动,阻碍了那些本该淘汰的僵尸企业自然退出市场,阻碍了行业健康生态的重建,形成了一种“既难消亡又难割舍”的尴尬局面。
面对此状,钢铁行业亟需一场深刻的“净化运动”,旨在清除一批僵尸企业,促使那些在钢铁赛道上竞争力不足、不符合行业长远发展需求的企业主动或被动地退出舞台。为此,原有的《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》(工信部原〔2021〕46号文)已经不适应当前的行业形势,难以有效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行业环境,其调整与优化已迫在眉睫。
新时期的行业管理呼唤更为精准、灵活且符合市场规律的政策措施出台,以科学合理地引导产能布局,促进优胜劣汰,确保钢铁行业在转型升级的征途中轻装上阵,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·2024年7月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…[2024-09-14] | ·各行业“亮”数据 展现中国经济发展强劲动…[2024-09-11] | |
·首次明确时间表!水泥、钢铁、电解铝行业将…[2024-09-10] | ·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《外商投资准…[2024-09-09] | |
·《关于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约定以第三方支付…[2024-09-03] | ·7月份生产需求继续恢复,新动能不断壮大—…[2024-08-16] | |
·科技部印发《“创新积分制”工作指引(全国…[2024-08-14] | 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…[2024-08-12] | |
·碳排放双控时间线明确!碳排放监测、计量等…[2024-08-08] | ·IMF: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为5%[2024-08-05] |
186-3397-0973
服务热线